含油廢水的來源很多,石油工業的采油、煉油、油運輸及石油化學工業產生的含油廢水、油輪洗滌水、機械加工業的冷卻潤滑液、鋼鐵軋鋼水、食品工業和農藥工業等的廢水中都含有大量的油。當廢水中含有大量油以后,會給廢水處理帶來很大的困難,而且油本身也是一
種污染物,有一定毒性。因此,對含油廢水和大面積水面油層的處理是十分重要的。
含油廢水處理一般有自然浮上法或重力法、氣浮法及其他深度處理方法。借助于水的浮力, 使水中不溶態污染物浮出水面,然后用機械加以刮除的水處理方法統稱為浮上法。根據分散相物質的親水性強弱和密度大小,以及由此而產生的不同處理機理,浮上法可分為自然浮上法、氣泡浮上法和藥劑浮選法三類。
含油廢水中的油類除了重焦油相對密度可達11以外,其余的相對密度都小于1。重油相對密度大,宜通過沉淀方法去除。浮油粒徑一般大于 100μm,易于浮在水面形成油膜或油層;分散油粒徑一般
10~100 μm,在水中不穩定,靜止一段時間后會轉化成浮油。因此這兩種廢油通常用隔油池去除。常用隔油池有平流式和斜板式兩種。
平流式隔油池,它與平流式沉淀池在構造上基本相同。為了能及時排油及排除底泥,在大型隔油池中還應設置刮油刮泥機。收集在排泥斗中的污泥由設在池底的泥管借助靜水壓力排走。池底構造與沉淀池基本相同。平流式隔油池表面一般應設置蓋板于冬季保持浮渣的溫度,從而保證它的流動性,并可防火與防雨。在寒冷地區還應在集油管及油層內設置加溫設施。
平流式隔油池的特點是構造簡單、便于運行管理、油水分離效果穩定。有資料表明,平流式隔油池可去除的最小油滴直徑為100~150μm,相應的上升速率不高于
0.9mm/s。
斜板式隔油池由進水區、出水區、集油區和油水分離裝置組成。斜板隔油池進水、出水和集油與平流式隔油池基本相同。其油水分離通常采用波紋板斜板,廢水沿板面向下流動,從出水堰排出,水中油滴沿板的下表面向上流動,經集油管收集排出。
斜板式隔油池可分離油滴的最小粒徑為80μm,相應的上升速率不高于0.2mm/s 。僅僅依靠油滴與水的密度差產生上浮而進行油水分離,油的去除效率一般為70%~80%左右,隔油池的出水仍含有一定數量的乳化油和附著在懸浮固體上的油分,一般較難降到排放標準
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