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解酸化-好氧生物處理組合工藝據厭氧微生物及好氧微生物對有機污染物的氧化代謝機理,利用將厭氧微生物控制在水解酸化的環境條件下將難生物降解大分子、復雜有機底物轉化為易生物降解的小分子簡單有機物,改善和提高廢水可生化性功能,使之與不同形式的好氧處理工藝組合應用,從而達到對難降解工業廢水有效處理的目的。
從機理上講,水解和酸化是厭氧消化過程的兩個階段。水解是指有機物進入微生物細胞前、在胞外進行的生物化學反應。微生物通過釋放胞外自由酶或連接在細胞外壁上的固定配來完成生物催化反應;酸化是一類典型的發酵過程,微生物的代謝產物主要是各種有機酸。不同的工藝水解酸化的處理目的不同。水解酸化好氧生物處理工藝中的水解目的主要是將原有廢水中的非溶解性有機物轉變為溶解性有機物,特別是工業廢水,主要將其中難生物解的有機物轉變為易生物降解的有機物,提高廢水的可生化性,以利于后續的好氧處理,
盡管水解酸化-好氧處理工藝中的水解酸化段、兩相厭氧消化工藝中的產酸相和混合氧消化中的產酸過程均產生有機酸,但是由于三者的處理目的不同,各自的運行環境和條件存在明顯的差異,如表6.1所列,這三者在氧化還原電位(ORP)、pH值、反應溫度上也存在不同,水解酸化-好氧處理系統中的水解酸化段為一典型的兼性過程,對ORP只要控制在約+50mV,水解酸化過程即可順利進行,對pH值及反應溫度也無特殊的控制要求。由于反應條件的不同,三種工藝系統中的優勢菌群也不相同,在水解酸化工藝中,控制在兼性條件下,系統中的優勢菌群也是厭氧微生物,但以兼性微生物為主,完成水解酸化過程的微生物相應地主要為厭氧(兼性)菌。當控制的氧化還原電位ORP較低時,完成水解、酸化的微生物主要為厭氧菌;當控制的ORP較高時,則完成水解、酸化的微生物主要為兼性菌。微生物種群的差異使得生化反應過程的最終產物也完全不同。水解酸化工藝中的最終產物為低濃度的有機酸,個別情況下也會產生少量的甲烷。
內蒙古美贏環??萍加邢薰荆鬯幚硇跄齽┚酃杷徜X生產廠家,長年致力為廣大污水處理者提供相關知識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