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概述
曝氣生物濾池(Biological Aerated Filter,BAF),又稱顆粒填料生物濾池,是在20世紀70年代末 80年代初出現于歐洲的一種生物膜法處理工藝。曝氣生物濾池最初用于污水二級處理后的深度處理,由于其良好的處理性能,應用范圍不斷擴大。與傳統的活性污泥法相比,曝氣生物濾池中活性微生物的濃度要高得多,反應器體積小,且不需二沉池,占地面積少,還具有模塊化結構、便于自動控制和臭氣少等優點。
20世紀90年代初曝氣生物濾池得到了較大發展,在法國、英國、奧地利和澳大利亞等國已有較成熟的技術和設備產品,部分大型污水廠也采用了曝氣生物濾池工藝。目前,我國曝氣生物濾池主要用于城市污水處理、某些工業廢水處理和污水回用深度處理。
曝氣生物濾池的主要優點及缺點如下。
1.優點
(1)從投資費用上看,曝氣生物濾池不需設二沉池,水力負荷、容積負荷遠高于傳統污水處理工藝,停留時間短,廠區布置緊湊,可以節省占地面積和建設費用。
廢水處理工程
(2)從工藝效果上看,由于生物量大,以及濾料截留和生物膜的生物絮凝作用,抗沖擊負荷能力較強,耐低溫,不發生污泥膨脹,出水水質高。
(3)從運行上看,曝氣生物濾池易掛膜,啟動快。根據運行經驗,在水溫為10~15%時,2~3周可完成掛膜過程。
(4)曝氣生物濾池中氧的傳輸效率高,曝氣量小,供氧動力消耗低,處理單位污水電耗低。此外,自動化程度高,運行管理方便。
2.缺點
(1)曝氣生物濾池對進水SS有較高的預處理要求,而且進水的濃度不能太高,否則容易引起濾料結團、堵塞。
(2)曝氣生物濾池水頭損失較大,加上大部分都建于地面以上,進水提升水頭較大。
(3)氣生物濾池的反沖洗是決定濾池運行的關鍵因素之一,濾料沖洗不充分,可能出現結團現象,導致工藝運行失效。操作中,反沖洗出水回流人初沉池,對初沉池有較大的沖擊負荷。此外,設計或運行管理不當會造成濾料隨水流失等問題。
(4)產泥量略大于活性污泥 法,污泥穩定性稍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