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制革工業廢水來源
皮革加工過程中,大量的蛋白質、脂肪轉移到廢水、廢渣中;在加工過程中采用大量的化工原料,如酸、堿、鹽、硫化鈉、石灰、鉻鞣劑、加脂劑、染料等,其中有相當一部分進人廢水之中。制革廢水主要來自于鞣前準備、鞣制和其他濕加工工段。這些加工過程產生的廢液多是間歇排出,其排出的廢水是制革工業污染的最主要來源。
2 、 制革廢水的水質特征
制革廢水是一種有機物濃度高、懸浮物濃度高、色度高的廢水,此外制革廢水中還含有大量難以被生物降解的物質,如單寧、木質素以及有毒有機化合物如硫化物、總鉻(三價和六價)
及酸堿等。
制革廢水的水質特征表現如下
①水質波動大根據制革的原皮品種和工藝不同,廢水排放量和水質均不相同。制革生產工序排水通常是間歇式,而且排水時間通常集中在白天,水量總變化系數達到2左右;
不同工序排水的水質差異極大,水質的變化系數可達 10左右。
②可生化性較好制革綜合廢水可生化性較好,BOD/COD比值通常在040~045但是,含有較高濃度的
Cl 和SO,因此,選擇生物處理技術必須充分考慮高鹽度和高硫酸鹽對生化反應過程的影響。
③懸浮物濃度高,易腐敗,產生污泥量大污泥體積占到廢水量的5%以上。制革污泥的處理及處置是制革廢水處理的難點之一。
④廢水含S2-和總鉻等無機有毒化合物根據資料,廢水中Cr3+含量達到
17mg/L 時,即對微生物帶來抑制作用;進人生物處理S2-的最高允許濃度是20mg/L( 氧化溝工藝為40~50mg/L)。硫化物進入生物處理還會影響活性污泥的沉降性能,使固液分離效果下降,從而影響出水水質。
3、制革廢水的危害
由于制革廢水中COD和BOD濃度高、色度較大、呈偏堿性,懸浮物高達
2000~4000mg/L ,若不經處理直接排放會引起水源污染,消耗水體中的溶解氧,影響水質,危及水生生物的生存。此外廢水中的硫化物在處理過程中會釋放出H2S氣體,對水體和人的危害性極大。廢水中鉻離子主要以Cr3+
形態存在, Cr(Ⅲ)雖然比Cr()對人體的直接危害小,但它能在環境或動、植物體內積蓄,而對人體健康產生長遠影響。
4、處理制革廢水常用的化學藥劑:PVA去除劑,聚硅酸鋁,聚鋁等混凝劑,
PAM助凝劑,除色劑,酸,堿,次氯酸鈉等氧化劑。